从汉字开始的文化研究与交流

毛笔在宣纸上挥洒,留下浓浓的墨迹,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构成了汉字的符号,蕴含着历史的智慧,延续着血脉中文化的分量。表示武器的“戈”、人口的“口”、土地的“一”、疆界的“囗(wéi)”,构成了一个“国”字……

端午假期,正值毕业季,“从汉字切入中国研究——我的求学与科研之路”张驰博士主题分享沙龙,在山西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路演大厅举办。此次座谈是“丁香校园·乐道沙龙”的首期活动,科技园文旅产业创新中心主任张国伟告诉山西晚报记者,该沙龙主要是邀请坚守、拼搏在各条战线和世界各地的山西大学校友及社会优秀青年,登上丁香校园的初心舞台,分享各自的奋斗故事,由此激励和唤起更多的人。

作为第一期“丁香校园·乐道沙龙”的主讲人,太原姑娘张驰与现场的学生、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求学与研究之路。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从疫情期间翻译《孟子》的挑战,到从汉字切入中国研究的尝试,以及对“晋”字等汉字研究系列项目的未来计划……

年轻的面孔下,看不出来眼前身穿米色西装搭配咖色裙子的女生,她的身份介绍竟然有一长串头衔——

本科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硕士毕业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博士毕业于利兹大学,曾经担任利物浦大学教员,现在是圣安德鲁斯大学英国学术院博士后研究员,同时她还是英中媒体与文化研究协会学术发展部副主任,英国艺术与人文研究委员会同行评审团成员……

开讲前,张驰首先回忆了对山西大学的童年印象,因为父亲是山大毕业的,自己从小就经常被父亲带到山大校园里玩,“山西大学是我对大学最早的神往”。这段时间,山大校园附近经常可以看到毕业生拍照留念,考研、读博、就业、留学,成为高校毕业季的“热词”,在这个节点,张驰分享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和职业规划。

从太原外国语学校到西安外国语大学,在张驰看来,自己在高中和大学的英语学习,成为出国留学前非常重要的基础经历。之后,在英国读硕士的一年时间很短、也很辛苦。“基本上每周的书单都会有20本,对这些书是精读,还是泛读,需要自己去把握。”读博士之前,张驰考虑了很久,最终选择继续留在英国学习,在那边非常自觉的学习体系中,学生可以用一周20%的时间去做杂事,也就是给自己打工的时间,或者全部投入去看书、写论文,或者体验多样化的校园文化等等,“无论选择做什么,主要看自己是否能享受其中。”张驰说。

博士毕业后,张驰在利物浦大学和皇家霍洛威大学做过教员,这是她认为非常重要的一段经历,“这个经历让我比较充分地了解到英国不同大学里的教育模式和重点。”博士毕业之后,张驰成为圣安德鲁斯大学英国学术院博士后研究员,该学术院成立于1952年,国学大师陈寅恪曾是该院的通讯院士。成为院士,是张驰在学业及研究领域给自己定的一个目标,而在此之前,她需要先做好研究员,需要具备独立申请做项目的能力。幸运的是,张驰想做的项目与导师和中心研究的方向非常吻合,这为她增加了信心,经过努力,她成功申请到基金——一份三年的合同,来做自己想做的研究,“无论是学院还是基金会,对我们这种年轻学者会有特别的照顾和支持。”

座谈之后,张驰与部分学生、老师在“丁香物语·先生的书房”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话题广泛,比如“以何种方式提升话语权、提高文化影响力、传播文化自信?”“对微信等‘数字遗产’的所有权和继承权有哪些不同见解?”“英国的‘外文教育’环境如何?”“如何看待读研读博的时间成本”……

在分享与交流中,张驰希望给青年朋友传递“通过文化研究,提升文化自信,加强软实力的传播,是很值得做的一件事”。在求学的道路上,享受其中,是持续钻研和迎难而上的基础动力。此外,还有阅读的重要性,“以前认为的很多观点,会一直被新的阅读所打破,是一个在学习中不停地重新塑造的过程,观点可以不同,但一定要保持交流。”张驰说。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传承和使用至今的自源古典文字体系,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国学大师陈寅恪曾说: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

从汉字切入中国研究,是张驰想一直做下去的一个系列项目,她看中的是通过对汉字的说解阐释,让这个记载和保存中国历代思想和文明成果的载体,以更易懂的方式展现出其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她第一个研究的项目,是最具代表性的“国”字,接下来是山西的“晋”字,之后是“武”……项目团队的合作伙伴之一、策划人及文学本撰写,是文化学者无尘老师。

当天的座谈交流活动结束后,张驰博士和无尘老师与山西晚报记者聊起了从汉字开始的这个研究项目背后的故事。

山西晚报:你读博士的专业是政治与国际研究,怎么想到从汉字切入做研究?与无尘老师的合作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张驰:我的专业是政治与国际研究,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如何理解国家的概念。所以第一个字就从“国”字开始了。在大英博物馆专门有为孩子设置的楔形文字互动环节,给了我一些想法,后来我在英国学术院的夏季展上尝试了一下,用书法的形式先呈现一些汉字的元素,让大家去猜,国家的“国”字被很多人猜出来,我觉得这是一个很生动的理解方式和一种很好的文化交流方式。我从小练习书法,书法在中国文化里有很重要的地位,我也一直想把我的兴趣跟我的研究结合起来,希望能用这种形式把更深刻的内容传递出去。

无尘:从“国”字开始跟张驰合作,短视频制作了“英文版+中文版”。我们选择一个字的时候,考虑的东西、要研究的东西非常多,力求站在文化的角度,挖掘出尽可能丰富的信息,通过一个大家容易接受的形式,去传达一种文化理念,想一个字一个字做下去。

张驰:从短片中可以看到,国字一开始是一个非常朴质的国家概念,包括几个基本元素,代表武器的“戈”,象征人口的“口”,象征土地的“一”,还有后来发展出的边框,象征边疆的概念。把它拆开给外国人解释,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传达中国文化或中国历史的方法。特别有意思的是,汉字的演进跟中国历史的演进是平行的,两者之间有一个互相交流,比如“国”字里面是“王”,代表了中国古代的一种王权思想。“国”字还有一种写法,里面是“八方”,彰显了统治者开疆拓土的野心。关于“国”字,历史上有40多种不同的写法,我在做研究的时候经常自嘲说,自己是当代孔乙己,他研究“茴”字的4种写法,我研究“国”字的40种写法。我觉得以汉字的演变作为切口,来研究中国的政治思潮或政治概念,是特别好的一个方式。

无尘:我之前是研究文化历史的,从小就写书法,姚先生(姚奠中)是我的老师,我跟他有很多交流。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做一个学术型书法家。每一个字,本身都有庞大的信息量,慢慢发展成了符号,保留至今,我们在做的就是把一个字拆开来分析。把这些拍成短片在学术院展映的时候,外国人非常有兴趣,他们觉得汉字太神奇了,这是因为汉字迄今为止仍然保留着它的象形属性。

无尘:接下来,我们想宣传山西的晋文化,所以第二个字是“晋”,通过“晋”字的演变,把我们山西的文化背景穿来,短片拍摄也会加入外景和文物,比如山西博物院镇馆之宝——晋侯鸟尊,诠释了“晋”从何来。

张驰:“晋”字之后会做两个短片,最终想做一个更长的纪录片,有历史背景、中国汉字的形成方式,还有文字的形成过程与政治思想的形成脉络做一些连接,通过这样的方法让人们对中国文化有更深的了解。我其实是想把汉字这个研究做成一个持续不断的项目,然后做一些展览、访谈和文化交流。

张驰:通过汉字的研究,我对中国文化特别感兴趣,一直在做的一个项目是《孟子》汉译英,现在翻译的版本是杨伯峻的一个注脚版。刚开始是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从2020年到现在,所有正文翻译已经结束,目前进入后期跟出版社的交流阶段。

山西晚报:这版《孟子》跟其他版本有什么不同?你在翻译过程中遇到哪些难点?

张驰:杨伯峻的版本主要总结了前人的注脚,自己对其他的注脚有一些批判,比如前人的注脚有哪些不对的地方,他会旁征博引。翻译过程中,我也看了很多西方学者翻译的《孟子》作品,语言通顺方面做得很好,但杨伯峻批判的点确实没有注意到,所以现在我们出的版本还是有一定创新性的。

我自己是学政治学出身,不是学古典文献翻译的,看了很多其他人翻译的版本,包括有一个外国学者对古英语掌握得特别好,能把古汉语翻译成古英语,这一点我做不到,我只能把古汉语翻译成易于理解的现代英语。翻译的过程对我来说是一个挺大的挑战,需要不停地学习。

习2022年在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考察时强调:“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

汉字不单单是一种符号,还是保留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载体,它有生命、有温度、有情义。张驰博士和无尘老师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如何将汉字更好地传播出去。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需要以更加崭新、时尚的方式来进行文化输出,需要更多新时代中华文化的传播者。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